• 首页
  • 本期活动
  • 历次活动
    • 2014.01.25: 中国教育论坛——大规模网络公开课(MOOCs)幕后的故事
    • 2013. 11.03: 一茶一世界
    • 2013.10.27: 艺术品收藏与社交——解读高士奇的艺术藏品
    • 2013.10.06: 《道德经》的创作与版本区别
    • 2013.05.22: 书法与昆曲——共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 2013.05.19: 建筑学学者看城市,物理学学者谈发明
    • 2013.05.04: 小谈西方音乐“力”史
    • 2013.04.20: 数学也文艺:起源、发展和确定性的丧失
    • 2012.11.03:莫言《生死疲劳》+量子力学的哲学意味
    • 2012.9.29: 《子不语》+三国杀武将技能的历史渊源
  • 如何参与
  • 资源共享
  • 关于
    • 关于我们
    • 关于Providence

【第一期,9月29日】《子不语》+三国(杀)武将技能的历史渊源

  • 读书讨论环节:将由肖一之同学(Brown University,比较文学系博士生)带领大家阅读和讨论清朝笔记体小说《子不语》选篇。

书目简介:
《子不语》,作者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袁枚还著有《随园食谱》,小仓山房诗话》等作,《子不语》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经历,阅读所得或者听说的故事整理而成的笔记小说,成书于乾隆末年。
《子不语》在写法上接近晋代笔记小说,与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坚持的笔记写法而非传奇文体类似,叙事流畅,笔触简洁,故事多为神鬼狐仙之事,也有涉及男欢女爱或同性恋的内容,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其“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1941年毛泽东给在苏联留学的儿子们寄书的时候,《子不语》也名列书单之上。
本次阅读的选段是我选择的《子不语》中流传较广的一些故事,同时也力求照顾选段的的典型性,让大家能对《子不语》中不同的故事类型都有所尝试。

  • 主题分享环节:将由罗悰元同学(Brown University,应用数学2015届本科生)为大家讲解”三国杀武将的技能设定与历史故事“。

内容预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历史中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文臣武将们都拥有他们各自的丰功伟绩或者性格特征,而三国杀的设计者在设计技能时巧妙地结合了这些人物的特点,使得这款桌游拥有了更强的人文历史性。同时,让玩家操控武将时感觉到不仅仅是在使用一张卡牌,而是在操控自己喜爱的人物。这无疑给予了玩家其他桌游所没有的乐趣,可谓三国杀的点睛之笔所在。
相信大家对曹操,孙权,诸葛亮等这些主流人物的技能与历史贴合点都有所了解了,但对其他谋臣武将技能的设计典故就未必那么熟悉,而在本次分享中,我将选取若干有故事的武将牌,和大家分享技能背后的历史渊源。


《子不语》选篇.docx
File Size: 25 kb
File Type: docx
Download File

幻灯片下载

笔记小说:《子不语》与中国本土的叙事传统(肖一之)
三国杀武将技与历史渊源(罗悰元)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